|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武漢大學教授調研:地方治理信用透支已成常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貴州女企業家向政府討債,揭開了龐大地方債的冰山一角。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馮川認為,地方政府逐漸成為了當地最大的“老賴”。


馮川專門研究農村社會與基層治理,長期在基層進行調研,他在調查中發現,我國地方治理中的信任危機已經層層蔓延到村裡,縣政府失信於銀行、企業和鄉鎮政府,鄉鎮政府再失信於鄉鎮幹部、村幹部和工程隊,然後村幹部失信於工程隊、村民,村民也對基層幹部失去信任。

縣政府對銀行失信表現在“只還利息不還本”。貴州省S縣縣長為了政績大興公共建設,在土地財政只有1億的情況下負債80億,利息每年需要償還1-2億。縣長直言,債是不可能還了,銀行只能要利息,否則連利息都不給。


在巨大的財政缺口下,縣政府為了減輕自己的財政壓力會截留鄉鎮的收入。河南省Q縣財政局和自然資源局曾向鄉鎮承諾,每驗收一畝復墾宅基地,可以補償鄉鎮10萬元。當地S鎮騰出了千余畝宅基地,本應從縣裡獲得近1億元土地補償收入,但2023年底縣裡還欠S鎮2000萬。山東C縣也截留和拖欠了本應返還給鄉鎮的稅收,導致欠W鎮6000萬、欠X鎮1.1億。

鄉鎮雖然財政緊張,但仍有領導想搞發展做亮點,只能挪用鄉鎮幹部工資做項目,導致鄉鎮幹部工資被拖欠。一位鄉鎮公務員抱怨,自己剛上班不久全縣各鄉鎮就停發了績效工資,每月到手工資只有不到3000元。

政府失信行為層層向下傳導,最終的承擔者就到了村幹部、企業和工程隊。中西部地區很多項目配套資金到不了位,都是村裡負債。基礎設施類,村裡大概要承擔30%,產業類,村裡要承擔60%。陝西省J鎮Z村,2017年修建了1個廣場和4條排水管道,總共花費200多萬,但項目資金只下撥了40萬,村支書自己墊資20多萬,其余部分由施工方墊付,目前還欠施工方27萬。

在基層治理的末梢村這一級,村民也不信任基層幹部。很多村民懷疑基層幹部以權謀私,村幹部因為不被民眾所信任,陷入了“流汗又流淚”的困局。

以下為原文:

如今,種種“無賴化”行為正在地方治理中呈現系統性蔓延之勢。一個可以稱之為“信用透支型治理”的生態系統似已廣泛形成。


在各地政府普遍陷入遠超地方財政能力的“造城運動”、國家公共財政資源借項目制向農村輸送進而引發新型村級債務的背景下,不僅政商之間不斷透支信用,政府與銀行之間、各級治理主體之間,甚至是基層幹部與民眾之間,都紛紛落入信用透支的境地。

貴州省水城區政府拖欠女企業家工程款事件,僅僅是這個信用透支型治理生態的一個縮影。

信用透支在基層治理各個維度的系統性發生,撕裂著維系社會治理秩序的基本信任體系。與社會治理相關的各方主體的“無賴化”,對於公共規則的破壞力,足以消解包括德治、法治和自治在內的一切有可能推動善治的力量,使社會治理滑向距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更遠的方向。


縣政府與銀行之間的信用透支

中國法律規定,地方政府不能直接借債。各個地方政府繞開這一規定的方法,就是成立作為融資平台的國有企業,如城發集團、城投公司之類,以公司名義向銀行貸款融資,彌補縣城建設存在的巨大資金缺口。

縣政府透支金融信用的表現之一,是“只還利息不還本”。在貴州省S縣調研,當地負債的原因主要是搞了很多公共建設,比如大廣場,而這種工程普遍沒有收益。負債搞建設的動力何來?縣長說,主要是來自政績壓力:其他縣都這麼搞,不搞就落後了。而且一屆縣長一屆政績,他們不考慮以後怎麼樣。雖然當地財政狀況在黔東南地區算較好的,還沒有拖欠公務員工資,但當地土地財政只有1億,卻已負債80億,利息每年還需要償還1-2億。縣長直言,負債是不可能還了,銀行只能要利息,否則連利息都不給。

縣政府透支金融信用的表現之二,是為爭取銀行放貸而采取手段“虛增”國有資產。銀行放貸有一套嚴格的審核體系,對融資平台公司的資產總值、資金現金流、擔保及抵押品折現值、公司信用等級、項目回報率等等都有明確要求,不能違規放貸。而政府成立的平台公司大多沒有實際資產和現金流,增加融資平台公司資產的手段,通常是把政府投資建造的機井、渠道、門面房甚至公共廁所等統歸為該公司的有效資產,但這些多是不良資產。

比如根據貴州省黔東南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布的《榕江縣殯儀館20年特許經營權拍賣文件》,2022年8月5日,榕江縣民政局對榕江縣殯儀館20年特許經營權進行拍賣,交易起拍價和最終成交價都是12680萬元。出讓方是榕江縣民政局為管理殯儀館而成立的公司,該公司由縣民政局100%持股。中標公司(買受方)為該縣的榮升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由縣財政局100%持股。殯儀館是經營性國有資產,拍賣產生的轉讓資金成為了縣財政的非稅收入。榕江縣自編自導自演,讓財政資金從財政局的左口袋放進右口袋,形成了拍賣資金的空轉,不僅讓縣財政收入虛增了1.268億,更重要的作用是增加了榮升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的資產,使其實力看上去更加雄厚,以利於進一步融資。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5 秒